neatadm

美国民主版的基建会是什么样的结果,看看BIG DIG的结果就是知道了?

最近,因为拜登总统提出要学罗斯福总统在二战后大搞基建的做法,要国会递交一份2.3万亿美元的基建项目的法案,分八年支付完成。人们仔细看了这个法案的内容,真正用在基建上的资金不到三分之一,尽管如此,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的政客还是十分激动,终于我们要搞基建了。这也是很久以来,难得有两个党的议员对某一个法案能够有如此高的共识,交通部长,彼特·布塔加智更是赞赏有加,并扬言美国的基建怎么可能落后于中国?我们前几年是因为没有重视它,现在我们重视了,就能比中国做得更好。拜登也不止一次地在公共场合说道,我们这次搞基础建设就是要体现我们民主的优势,要让世界知道,美国也有一流的基建。 (more…)

美国新冠确诊超3150万,疫情下经济困境迫使低收入家庭大逃亡

今天是2021年4月10日,美国新冠确诊人数超过3150万,死亡人数接近57万。尽管美国已经有40%的人口打了一针疫苗,但疫情非但没有好转,这两周还反弹了。从前两周每天新冠确诊的5万多人,到这两天,每天新冠确诊的8万多人,涨幅达60%。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专家也在抓耳挠腮,给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只是建议大家如果出门,一定要戴口罩。 (more…)

用人均GDP来比较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差距,这种比较没有实际意义

现在在海外的媒体上,包括自媒体文章里,有一种趋势总是想找些理由来贬低中国的发展。比如这次两会以后,中国提出了具体的十四五计划的发展纲要,这些媒体人就发文质疑中国是否真有能力实现这些目标。他们采用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人均GDP,按照他们的理论,去年美国的人均GDP 为6.3万美元,中国的人均GDP才是1.1万美元,二者之间相差接近6倍之多,中国要超过美国还差得很远! (more…)

拜登向中国砍的三板斧,取得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拜登上台之后,在对华的做法基本上沿用了川普留下的战略,但在战术上显得有点不同。这里拜登主要想向美国国内共和党选民展示他对中国的强硬,同时向全世界展示他的政治智慧,他要向公众展示出他比川普更会与中国领导人打交道,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交往时间比任何世界上国家的领袖都要长,他了解习近平,知道中国的弱点在哪里。 (more…)

美国新冠确诊超过3100万,死亡超过56万,疫情又开始回升

正当大家都在忙着安排打疫苗,安排全部解除疫情警戒,准备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时候,美国CDC发布通知说,上周起,疫情从原来的每天5万人确诊增加到了每天6万确诊,增幅达20%, 这不是好兆头。流行病专家福奇博士更是警告说,当疫情一直维持在一个水平不再下降,这本身就是不祥之兆,因为它随时可能反弹,只有疫情持续下降,直到等于零为止才是好现象,现在疫情出现反弹,跟前几周确诊数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有关,我们现在需要各州CDC尽快加强各地区的疫情管制,否则还会有更大的反弹。 (more…)

美国新冠确诊超过3050万人,死亡超过55万人,抗疫重点在转移

又是8天过去了,新冠确诊的增量又超过50万,相比上个月的每两天增加50万,每8天增加50万已经是很好结局,每天保持了6万人左右的确诊率。原以为当天气热了,打疫苗的人多了之后,疫情控制效果应该进一步改善才对,但这三次50万确诊人数增量所花的时间都是8天,说明美国新冠疫情问题还不少。 (more…)

无处不在的刷脸应用,真正刚需应用有多少?信息安全如何保证?

自从人脸识别技术,俗称“刷脸”,在手机上普及后,一个曾经高大上的人工智能高科技技术活,变成了作坊里的工匠活,似乎每一个跟人打交道的服务行业,都能搞一个刷脸的设备放在客户端。作为客户,不管你愿不愿意,商家就是强迫你使用刷脸来作为服务的先决条件。 (more…)

美国新冠确诊人数超2950万,死亡超53万人,疫情已经控制住

今天是美国当地时间3月8日,离上次50万新冠确诊人数增加所用的时间是9天,比上次的增量时间有增加了1天,说明新冠疫情已经被控制住了。现在新冠确诊人数基本上维持在每天5万人以下的水平。有今天的成绩,美国CDC的专家和各地医院的医护工作者都承认,这是戴口罩带来的结果,因为无论是疫苗的接种人群的比例还是疫苗应该发挥效果的时机还没有到了,唯一能解释得通的原因,只能是戴口罩带来的效果。 (more…)

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没有捷径可走,它至少是一个九维度的产业集群

为了加快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这次两会期间看到有代表在呼吁今后的高考考生要多报考集成电路专业,这种呼吁对发展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有帮助吗?从行业人士的角度来,这种做法对发展中国的集成电路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因为集成电路产业不是信息产业,人工智能的算法等,通过大学课堂的教育,在书本上就能学到必备基础知识,毕业后到了工作岗位,有一台电脑,会编程就可以出成绩了,而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