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开发署倒台后,美国50家顶级智库背后的金主网络浮出水面
导读:智库作为影响政策和公共舆论的一种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美国为例,随着美国智库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越来越关键的角色,一系列至关重要但常被略过的问题也浮现出来:经营这些智库每年要花多少钱?资助这些智库的背后金主都有谁?他们是否会干预智库的独立管理和研究方向,从而左右智库的观点? 2024年底,美国知名智库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发布报告,研究对比美国50家顶级智库的资金透明度情况,揭示美国主要智库背后隐藏的复杂资金网络,指出外国政府、美国政府以及国防承包商等多个利益集团在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从沙特阿拉伯到卡塔尔,从五角大楼到全球军工企业,这些资助者的影响力对智库的“学术自由”和“研究独立性”构成巨大挑战,连一些美国智库人士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做的不是研究,而是一种宣传。” 但问题远不止于此。智库的资金透明度和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正成为公众信任的重大隐患。智库如何在利益博弈中维持独立,应对来自资方的隐性压力?通过剖析,本文通过剖析展示了智库在现代政治中所扮演的复杂角色及其错综关系,同时探讨了它们如何在追求利益与保持独立之间取得平衡。这不仅是关于美国智库的故事,更是全球智库未来走向的预示。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特编译此文,供读者参考。本文原刊于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文/本·弗里曼、尼克·克利夫兰·斯托特,翻译/伦宁】 Washington Diplomat 1.钱来利往:美国智库的资金概况 本报告提供美国智库资金来源的详细分析,基于首个、公开的数据库www.thinktankfundingtracker.org。该数据库系统追踪了过去五年内外国政府、美国政府和美国国防承包商对美50大智库的资金流向,为有意深入了解美国重要智库资金来源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关键性的研究参考。 数据库基于五个二元问题,对美国50大智库的透明度进行了五分制评分。研究结果表明,50大智库中有9个(18%)达到完全透明,23个(46%)达到部分透明。值得关注的是,剩余18个(36%)被归类为“暗钱”智库,其资金来源完全不透明,未公开任何捐赠方信息。 过去五年间,外国政府及其所属实体向美国50大智库捐赠资金总额超过1.1亿美元,其中最主要捐赠国家依次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670万美元)、英国(1550万美元)和卡塔尔(910万美元)。自2019年以来,接受外国政府资助最多的智库分别是:大西洋理事会(2080万美元)、布鲁金斯学会(1710万美元)和德国马歇尔基金会(1610万美元)。 同一时期,前100家国防企业向50大智库提供了超过347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主要捐赠方包括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三菱公司,这些企业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分别向受追踪的智库提供了560万美元、260万美元和210万美元的资金。大西洋理事会、新美国安全中心和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是国防承包商资金的主要受益者,分别获得1020万美元、660万美元和410万美元。 自2019年以来,美国政府已直接向美国智库捐赠了至少14.9亿美元,然而,其中绝大部分资金(14亿美元)流向了直接为美国政府服务的兰德公司。 尽管智库的基本职能是产出独立分析,但特殊利益集团资金的广泛存在引发了对于智库学术自由、自我审查和观点过滤的深刻担忧。更为复杂的是,个别研究人员同时在智库和外国政府或企业担任职务,显然构成潜在的利益冲突。 2.为谁说话:美国智库的信任危机 智库在影响美国公众舆论和公共政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库学者往往是电视上看到的专家,是广播中的声音,也是顶级媒体中的引用对象。尽管大多数智库学者的工作不为公众所知,他们却为国会和行政部门提供有关待审议立法的建议,起草国会听证会问题,参与听证会作证,甚至协助起草立法。虽然智库学者可以作为独立研究人员发挥重要作用,但某些智库的工作更类似于公共关系和游说活动,而非单纯的研究工作。 智库越来越依赖来自特殊利益团体和政府——包括美国政府和外国政府——的资金支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资金往往附带条件,这可能导致审查、观点过滤,在少数情况下甚至与捐赠方达成“付费研究”的协议。捐赠方通常对这些潜在的好处心知肚明。正如某外国政府的一份内部报告所指出:“资助重要智库是获得影响力的一种途径,美国政府的某些智库公开表示,他们只为那些提供资金的外国政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