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中国已成为科学的超级大国》

英国《经济学人》最近一期的封面讨论了中国的科学成就,其中包含两篇文章,第一篇的标题直白而明确——《中国已成为科学的超级大国》,里边的很多论点和证据值得一看——

1. 开篇说中国的农业研究成果让人印象深刻:在盐碱地种高粱和大米、大幅提升玉米收成、巨型水稻等,据欧洲一家著名植物科学期刊的编辑说,有几个月,有一半的投稿来自中国。

2.中国成为科学超级大国的核心证据为两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论文的引用量,根据科学分析公司Clarivate的数据,2003年,美国发表的这些高影响力论文是中国的20倍,到 2013 年,美国产生的顶级论文数量大约是其四倍,在最新发布的 2022 年论文数据中,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整个欧盟。(图2上半部分)

 

 

3.如果说总体论文的引用数还不够完全说明问题,那么顶级论文的影响力指标就很有说服力了,顶级科技杂志《自然》出品的“自然指数”,该指数计算了出现头部科技期刊上的文章的贡献,该指数于2014年首次推出时,中国位居第二,那时候中国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然而到了2023年,中国已经登上了“自然指数”的榜首。(图2下半部分)

4.根据莱顿大学科研产出量排名,目前中国有6所大学或机构进入世界前十,根据“自然指数”排名中国则有有7所进入世界前10。

5.根据“自然指数”和引文测量,中国在物理科学、化学、地球和环境科学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图3),但美国和欧洲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仍然有很大的领先优势。

6.中国现在的专利数量也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尽管其中有不少是外观专利,但中国在应用科学层面有优势,同时中国的制造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这些成果变成应用产品。

7.嫦娥6号如果在月底成功回来,那么将是第一个从月球背面取回土壤我们的国家;

8.中国科技的进步来源于资金和人,资金方面: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研发支出增长了16倍;根据经合作组织数据,2021年中国在整体研发支出方面仍落后于美国,中国的为6680亿美元,美国为8060亿美元,但中国在大学和政府机构这两块来看,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图4)

9.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表明,自2000年代后期以来,归国的科学家多于离开的科学家,同时中国现在的研究人员比美国和整个欧盟都多。

10.中国通过985、211、五年规划、千人计划等方式推进科研,大学和研究机构会奖励做出杰出贡献的研究人员,比如在高影响力的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最高可达165,000美元,千人计划会一次性奖励50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奖金(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约合15万美元),以及高达300万元人民币的科研补助金,《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千人计划的科学家发论文的数量是美国同龄科学家的2.5倍。

11.中国的科研硬件同样厉害:有数量巨大的超级计算机、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世界上最灵敏的超高能宇宙射线探测器,并且很快将拥有世界上最灵敏的中微子探测器之一。

12.目前,中国贡献了全球约40%的人工智能研究论文,而美国约为10%,欧盟和英国加起来为15%。(这个数据没有标明来源)

13.2020 年,中国大学授予了 140万理工类学位,是美国的七倍,目前,中国在本科阶段培养的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是美国的2.5倍,预计到2025年,中国大学培养的科技博士毕业生数量将是美国的两倍。

14.当然,按照《经济学人》的一贯尿性,还是会阴阳怪气一番,写成绩,也要写弊端——除了头部大学,更多普通学校产生了很多质量平庸的研究;在最前沿的研究中,中国在《自然》和《科学》两大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比美国少得多;中国存在一定的学术不端行为;中国科技崛起对世界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15.在文章结尾,强调了科研合作的重要性,并认为美国排斥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在我看来,这次是欧美主流媒体为数不多系统报道国内科技成就,同时也是《经济学人》在篇幅上阴阳怪气相对很少的一篇报道,这在另一个侧面的确说明了国内在科研已悄然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文章有一个句话是这么说的——“The old science world order, dominated by America, Europe and Japan, is coming to an end.”

在Twitter上,讨论这篇文章的一篇发帖收到了超过1.3万次点赞,而下面评论中有震惊、赞誉,也有酸葡萄和阴阳怪气——

“如果美国在战争和文化战争上浪费更少的钱,也许他们会处于更好的位置”、“曾几何时,苏联也是科技超级大国”、“投资于优质的STEM教育是一个国家可以做出的最大生产力投资之一。西方的挑战在于,回报通常比政府任期更远。”、“这里缺少一个关键点 – 谁赢得了 AGI 比赛,谁就赢得了一切。”、“如果我有孩子,如果有机会,中文将成为他们的第二语言。”、“《经济学人》的记者怎么了?那句每次都会出现的“但代价是什么?”去哪里了?”

总而言之,评论区也相当热闹;

最后说一下我的看法,我最近和不同赛道的从业者聊,有的还在大厂,有的独自创业,还有的失业躺平,其中不少人多少有一些“宏观抑郁”,会觉得大环境好像没有像以前那么顺了,但我看来,还是得理性乐观,原因在于三点——

第一,中国的经济规模极大,而且是统一市场,即便没有以前那么澎湃,但微观生态上动态的机会依然是海量的,无论搞一个多么小众的东西,总能找到受众;

第二,国内的基建极其成熟,无论是物理基建还是信息基建,无论是科学层面还是技术层面,这让个人对组织的依赖其实是减小的,因此独立个体的发挥空间其实是变大的;

第三,社会的包容度也越来越高,生活方式的确比以前更多元了,卷趟随君,只要自洽,就能以自己认为的任何方式去造、去生活。

“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尼采的这句话送个各位互联网人;

打起精神哈,同志们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