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February 2023
Why Transformers are Slowly Replacing CNNs in Computer Vision?
Why Transformers are Slowly Replacing CNNs in Computer Vision? Before getting into Transformers, let’s understand why researchers were interested in...
这起震惊全球的爆炸真相来了?美记者爆猛料:美国人放炸药,挪威人引爆!白宫回应…
当地时间2月8日,赫赫有名的美国普利策奖得主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在Scheerpost网站发布了一篇名为《美国如何摧毁北溪管道》的文章,该文章称美国是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的幕后黑手。 据赫什爆料,在北约2022年夏季的“波罗的海行动”演习期间,美国潜水员在“北溪”管道下安置了可远程触发的炸药,在三个月后,挪威人将其引爆,并摧毁了四条北溪管道中的其中三条。 随后,白宫驳斥该文章,称其为“完全虚假和彻头彻尾的虚构”。美国中情局和国务院的发言人也发表了同样的言论。而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在回应赫什的文章时表示,莫斯科“一再表示”,相信是美国和北约参与了引爆行动。 据参考消息网援引俄罗斯卫星社9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电报”社交平台上表示,俄外交部呼吁美国回应对“北溪”管道被破坏事件的调查。 扎哈罗娃强调:“我们已经多次表达了俄罗斯对美国和北约介入此事的立场,并指出,他们毫不客气地对全世界吹嘘,他们打算摧毁欧洲的民用基础设施,而欧洲正是通过该设施获得俄罗斯能源。” 据她介绍,西方国家阻止莫斯科参与调查。 扎哈罗娃称:“我们还经常注意到,丹麦、德国和瑞典不愿进行公开调查,并反对俄罗斯参与调查,尽管我们国家对此有巨大投入。白宫现在应该评论所有这些事实了。” 西摩·赫什是美国顶尖的调查报道记者。在1969年发表的一系列报道中,他率先披露了美军在越南制造的“美莱大屠杀”真相,广泛激发了美国人的反战情绪,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终结越战的作用,赫什本人也因此名声大振,并获得1970年的普利策国际报道奖。在伊拉克战争中,他报道了美军“虐俘事件”,此外,他还揭露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密监视民间组织的内幕。 为何必须摧毁北溪? 赫什爆料称,在拜登做出破坏管道的决定前,美国国家安全部门经过了九个多月的高度秘密讨论,而在这九个多月的大部分时间里,讨论的重点不在于是否执行任务,而在于如何在掩人耳目的情况下完成任务。 赫什认为,拜登和他的外交政策团队、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国务卿托尼·布林肯和负责政策的副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一直以来将北溪管道看做是“眼中钉”,因为它在为俄罗斯创造了巨额利润的同时,也让德国从俄罗斯那里获得了充足的廉价天然气,同时还能让德国分销商在整个西欧销售多余的天然气,从中获利。 “美国的政治担忧是真实的:普京现在将拥有额外的、重要的收入来源,德国和西欧其他国家将沉迷于俄罗斯提供的低成本天然气,同时减少欧洲对美国的依赖。事实上,这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赫什在文中写道,在北约和华盛顿看来,北溪1号已经足够危险了,但北溪2号的建设已经于2021年9月完成,如果得到德国监管机构的批准,德国和西欧可获得的廉价天然气数量将增加一倍,第二条管道还将提供德国年消费量50%以上的天然气。 而对于为何需要炸毁管道,赫什给出的解释是,俄乌冲突爆发后天然气价格飙升,美国不清楚德国新任命的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的立场,只要欧洲仍然依赖廉价天然气的管道,华盛顿就担心像德国这样的国家不愿意向乌克兰提供所需的资金和武器。 “几个月前,朔尔茨在布拉格的一次演讲中公开支持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欧洲外交政策更加自主的呼吁,这明确表明(欧洲)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赫什在文中补充道。 炸毁管道是如何策划的? “早在2021年12月,即俄乌冲突爆发前两个月,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就召集了一个新成立的特别工作组,并要求就如何应对‘普京即将到来的入侵’提出建议。”赫什爆料称,这是后来一系列绝密会议中的第一次会议,在毗邻白宫的旧行政办公大楼顶层的一个安全房间里举行,白宫也是总统外国情报咨询委员会的所在地。 本次会议讨论了一个初步的问题:美国的行动是可逆的——比如新一轮的制裁和货币限制,亦或是不可逆的——即无法撤销的动力行动(涉及主动战争的军事行动的委婉说法)?而沙利文则打算让该工作组给总统拜登提出一个摧毁两条北溪管道的计划。 在接下来的几次会议上,与会者讨论了攻击的选择。海军提议使用新服役的潜艇直接攻击管道。空军讨论了投掷带有延迟引信的炸弹,这些引信可以远程引爆。美国中央情报局认为,无论做什么,都必须掩人耳目。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赫什援引消息人士称,如果这次袭击可以被追溯到是美国干的,这将代表是“战争行为”。...
“流浪气球”事件让这家中国气球制造企业爆红,堪称第二个华为
原标题:“流浪气球”事件让这家中国气球制造企业爆红,第二个华为横空出世了! 在全球舆论聚焦中美“气球门”事件的政治关系之时,也开始关注这个“流浪气球”承载的科技意义。 美国正在打捞被击落的气球碎片,拜登政府表示,将透过研究这颗中国气球,取得有关中国情报能力的重要数据。 据悉,高空气球依然是美国研究的重点。Politico曾报道称,“美国五角大楼大幅增加了高空气球的预算,希望它们能够协助跟踪和拦截俄罗斯与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 这个流浪万里的高空气球有何技术价值,仅从美国气球监测专家说法中捕捉到的信息,至少有几个值得关注: ①它是高空气球,飞行高度超过30000米,远远高于商业航空交通; ②气球的大小相当于三辆公共汽车的长度; ③气球具有持久性,以太阳能供电,能够携带无线电和传感器; ④一种由人工智能引导的工具,可能携带美国方内部尚未掌握的制导技术…… 中方表示,该气球属于民用性质,用于气象等科研。针对美军方击落该气球,中方表示,将坚决维护有关企业的正当权益。 显然,该气球是一家中国民间企业制造的。很快一家气象气球制造商突入舆论眼球,成为网上热搜。它就是中国化工株洲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株洲橡胶”)。 尽管还不能确定该“流浪气球”是否为株洲橡胶制造并送上天空,但这家中国企业却是真真的中国乃至全球气象气球制造之王。 株洲橡胶前身是化工部乳胶工业研究所,创建于1964年。它是全国首批242家转制科研单位之一。 株洲橡胶官网显示,它是1992年4月6日在湖南省株洲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乳胶行业唯一专业研究院,主要从事以气象气球为主的乳胶制品、高分子复合材料、特种橡胶制品的研制、开发、生产与检测,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各种规格的气象气球…… 株洲橡胶1999年转制,最初投资医用丁基橡胶瓶塞生产线,由于前期经营不善及市场剧变,濒临倒闭,资产负债率一度高达140%......临危受命、接任总经理的孙建华,决定研发探空气球,把气象气球作为株洲橡胶的拳头产品,2010年在探空气球领域崭露头角。 当年,中国气象局首次承办世界气象组织(WMO)第八届国际探空仪系统比对实验,为了使用国产气球,打破以往比对实验全部采用日本生产的探空气球作为飞行载体的历史,株洲橡胶在2009年临危受命,决定研制2000克、30000米高度的高空气象探测气球,实验结果比芬兰Vaisala公司在德国斯图加特自动放球器试验中提供的探空气球还高出近20%。 国际探空仪系统比对实验,被称为是世界气象探空“奥林匹克运动会”。株洲橡胶抓住了这次崭露头角的机会,且一举夺冠。 这一战役,何其关键! 株洲橡胶成为了中国气象局气象气球定点研究生产企业,也是中国仅有的两家气象气球生产企业之一。...